2020年7月4日,聯(lián)合國微博端發(fā)布消息稱,新一版《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(jiān)測》報告印發(fā),2019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量達到了創(chuàng)紀錄的5360萬公噸。
5年時間,電子廢棄物總量上漲21%,預計2030年這個數據將達到7400萬噸,也就是等于在16年內翻了一番。“這使得電子廢棄物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”,聯(lián)合國如是表述。
人均7.3公斤,這是個沖擊力不小的數字。從總量來看,亞洲最多,達到了24.9mt,美洲為13.1mt,歐洲為12mt;從人均來看,歐洲以人均16.2kg位列榜首,大洋洲人均16.1kg,每周13.3kg,亞洲和非洲分別為5.6kg和2.5kg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(jiān)測》報告中表示,目前全球的收集和回收總量還沒有跟上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。2019年,記錄中的收集和回收總數為9.3mt,僅占產生量的17.4%。其中,歐洲收集和回收率為42.5%,亞洲11.7%,美洲9.4%,大洋洲8.8%,非洲0.9%。
就電子廢棄物的歸宿來看,報告中稱,大約82.6%去向不明。但是,粗略估算,2019年全球電子廢棄物中的原材料價值可達570億美元,也就是差不多4000多億人民幣。其中,鐵、銅、金三種原材料的價值是最大的。
報告認為,從電子廢棄物總重量的變化分析可以看到,輕量化的設備正在成為戶用新寵,這也是電器廢棄物規(guī)模增長,但總重量卻呈下降趨勢的原因。
當然,全球電子廢棄物規(guī)范化進程還是值得肯定的。據報告稱,自2014年以來,針對電子廢棄物立法,以及建立規(guī)章制度的國家從61個增加到了78個。全球約71%的人口受限于相關法規(guī)政策,以及各種條例規(guī)范等,這個比例在2014年只有44%,2017年為66%。
電子廢棄物在循環(huán)經濟中的價值應該被肯定,這是報告中的重要命題之一。其中一個理由就是, 在循環(huán)經濟模式下,電子廢物的再利用是二次原材料的重要來源,尤其是一種稀缺元素、重金屬等,以此來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量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這也是降低產品成本的一種方式。例如,每噸手機或者筆記本中能提取280g黃金,如果方法得當,材料損失率可以控制在5%以內,經濟可行性很高。
“17.4%”這個回收數據也意味著,全球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產業(yè)還有很大的發(fā)掘潛力。
根據綠色和平發(fā)布的《中國廢棄電子產品循環(huán)經濟潛力報告》,預計到2020年,我國電子產品廢棄量將超過1500萬噸,到2030年,將超過2700萬噸。同時,到2030年,廢棄電腦和手機的電路板中可回收金屬總價值將達到1600億元。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